2)第211章 军工学复合体_回到过去当学阀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战场上学到些什么东西,回来也好进行自己的军事化教育。

  如今看到蒋百里主动出声,不仅没有觉得很唐突,反而欣慰道:“军事和科学不分家,想发展军事能力,科学技术水平也不能差,这样吧,我给美国的同学说几个方向,供他们参考。”

  原地踱步一会儿,程诺猛然抬头,认真道:“比如军事光学、军械、地形测量、食品保存、致命毒气、染料、炸药、烟幕、代用燃料、潜艇探测等,这些对我们非常有用,也都是美国擅长的,建议同学们重点关注。”

  虽然不明白其中的具体意思,但梁启超还是点点头:“好,我这就去办。”

  看着梁启超远去的背影,蒋百里欲言又止,最后还是强行忍住,叹了口气。

  程诺对此心知肚明:“不要怪你老师,当初他对自然科学也是非常欣赏,表示要将世界学说无限制的尽量输入,如今看到科学水平如此发达的欧洲诸国,打得不可开交,想法由民族性趋于世界性也算情有可原。”

  蒋百里略感痛惜:“老师的想法还是过于天真,国际地位不是谈判得来的,而是……唉。”

  程诺大度地摆摆手:“那又如何,至少任公先生还在积极联系他在北美的朋友,帮我们做这些事情。虽然眼下美国看着全员动兵,看着比我们先进不少,但这也意味着我们可以浑水摸鱼,悄悄把一些技术给挪过来。”

  不过联想到美国大学发展史,程诺心中的急迫感又涌上心头。

  正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美国大学积极参与,直接导致其大学在教学、科研和服务三个方面均很大程度地转向为国家利益服务的战争轨道,而不再是囿于纯学术理念的象牙塔。

  大学师生们亦组成了为国效力的“知识大军”,而不再是象牙塔里的学究和书生。

  并且这种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战争时期,还进一步影响到战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,其积极表现也扭转了美国公众由来已久的、藐视大学“百无一用”的反智主义偏见。

  随着大学的公众印象和社会地位的大大改善,美国高等教育迎来了空前繁荣的年代,被称为美国大学扩招和发展的“黄金十年”,堪称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众高等教育时代。

  而程诺正处于美国大学教育的起跳点,如果他不抓住这个机会,在国内完成工业基础的同时,不趁着这个宝贵的时间窗口发展大学教育,那么剩下的大半个世纪里,两国间的高等教育将会越拉越远,直至望尘莫及。

  而这种负面影响,也会在程诺发展高科技含量工业技术时,愈发凸显。

  “可惜啊,西南联大有且仅有一个,太短、太小、太弱啊!”

  难得遇上火烧云,海天一色,入眼皆是火红。

  或许是被环境感染的心潮澎湃,程诺突然转身向蒋百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s66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