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83章 中国近代化学之父_回到过去当学阀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帮助,得以奔赴日本留学,并逐步对化工行业感到了兴趣。

  在他的慧眼识珠下,成功挖掘了侯德榜这位大才,自此改变国内化工格局。

  与此同时,范旭东也很擅长跟北洋、南京政府打交道。

  当他成立永利制碱公司时,直接被公家特许工业用盐免税30年,政府此项扶持政策开启,号称“两千年来盐业史上的先例”。

  同时,政府还赋予永利另一项特权——塘沽周围百里以内,他人不得再设碱厂,甚至整个北方有且只有他一家制碱公司。

  到了南京政府时期,财政部更是许永利化学工业公司硫酸铔等五种制品免出口转口税30年,所用国产硫磺原料免转口税30年,原料、重要应用物料和所制出品30年免征税厘,入股二百万元,,国营运输机关减收运费等。

  如此优惠的政策,即便是让程诺自己亲自跟那些“官老爷”打交道,也不一定拿得到。

  不宰上一刀,已经算是客气了。

  试想有范旭东争取来政府的垄断支持,加上程诺的高新技术,酸碱工业大有可为,国内重工业未来可期。

  想到这里,程诺脚下的步子更轻快了几分。

  然而通往塘沽工厂的路并不轻松,入眼满目荒凉。

  原本程诺是坐着三轮车过去的,怎奈路况实在是差,坐车比出船还要晃。

  出于安全考虑,只得从车上下来,徒步前行。

  映入眼帘的,是白花花的盐碱地,寸草不生,破旧的渔村,人烟稀少,到处是一块连着一块的晒盐场地。初次来到这里,一下子便可以嗅到海风中也带着几分咸。

  在这里海风是可作能源的,海风吹转了帆车,把海水由驳盐沟汲到蓄卤池内晒盐,靠盐生存的灶户们,早年是以锅煮海水为盐的,如今改煮为晒,也算是一点点的进步吧。

  走在荒滩上实在是难受,程诺干脆换个方向,沿着海河前行,好歹还能看到一些不一样的风景。

  果然,临到河面,生活气息顿时浓厚了不少。

  河中行驶的有渔船,货船,船上随时都有鲜鱼活虾肥螃蟹,站在岸上便可以和船主商议价钱,买回家中煮着吃。

  不时还有日、英、法、美等国军舰,耀武扬威,俨然以主人的姿态占据在这里。

  来来往往很是随便,仔细想来,这哪里是中国的地,中国的水,中国的塘沽啊。

  恰在此时,岸边慢悠悠驶来一艘小船,船头正坐着一个妖艳描眉抹唇的肥胖女人,离得老远也能闻到身上刺鼻的胭脂之气。

  按照程诺的脾性,看都不会多看一眼,捂着鼻子直接转身离开。

  然而接下里的争执,却吸引了他的注意。

  “呦……先生快上传唷,这里有的是嫩姑娘陪您玩玩呦,一解君忧喔~”

  碰巧有个戴眼镜年轻人路过,竟着了迷一般,傻乎乎问道:“你们姑娘能帮我制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s66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