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沾光_钑龙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一条狭窄的走廊,杨志如果不愿冒险,就只能北望横山。横山是黄土高原的一部分,被许多小河流切割成丘陵大川,从地理位置上颇有几分沟壑纵横的感觉;横山河谷之中,因为土质肥沃、水草丰美同样适合放牧、耕种,是西夏除了河套平原、河西走廊以外的第三个农耕区。

  横山地区是西夏的发祥地,不仅是西夏著名的半农半牧区,而且盛产盐铁,系西夏的经济命脉。从唐末到宋初,夏州李氏都以藩镇的名义统治着这一地区;西夏建立后,虽然把政治中心由横山地区迁到河套地区,定都兴庆府,但仍保留了银、夏、绥、宥、石、洪、盐、龙等州,。

  横山南连耀州,北抵盐州,东接延州,绵亘八百余里,大宋的宁、环、延、绥等诸州都在横山的周围山脚下,宋夏交战一百多年,主要是为了横山之险,西夏占据横山就可以威胁大宋的陕西四路;大宋占据横山,横山北麓西夏的银、夏、绥、宥、洪、盐等十几个州县就不保,所以每次大宋在横山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后,西夏就急着请辽国出面协调。

  按照王厚的说法,横山就是西夏的右臂,宋夏两国谁占领横山,谁就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。但是横山山界地形险要,易守难攻,西夏军因山设险,修筑了一系列堡寨,加上横山羌勇悍善战,大宋花了四十年才完全控制横山,却因为靖康之变,将所有的战果丧失殆尽。

  西夏的主动退让,其实正是集中优势兵力在这些西北相对于富饶的区域,利用军队兵力的厚度与主场地形,反过来压制定北军;毕竟出了高原大山就是一马平川,西夏军骑兵闻名天下,想要打劫大宋是分分钟的事,这也是范仲淹一开始为什么利用堡寨步步推进的原因,为的就是制造地利,限制西夏军的活动区域。

  在这样的情况下,杨志想要进军,就必须有比西夏更强大的骑兵,或者像以前一样利用堡寨步步推进,否则就算前线连战连捷,也会因为粮路被劫而退兵。好在杨志不想大动干戈,下令曲端、种彬、王禀各自往前推进一步,修复离城池最近的六个寨堡,然后上书报捷,说收复环州和六个寨堡,打通了河湟通道,并申请在秦州建立茶马司和在利州建立榷场。。

  刘琦、郦琼到了熙河路,除了接手大宋的城池,刘琦按照杨志的吩咐寻找到唃厮啰在河湟的后裔摩桑,任命为措置湟鄯事,招揽在青唐党项、吐蕃各部落;这个目标其实是吕颐浩和曾谓发现的,钱盖因为榷场的事情,一直与摩桑的部落有来往,而随着西夏对河湟态度的改变,当地的吐蕃各族也只剩下与大宋联手这一条路可走。

  刘琦更沾了父亲刘仲武的光,刘仲武原本是王厚进军青唐的先锋,以儿子刘锡为人质促成了青唐的不战而降,所以在吐蕃各族中声誉极佳,况且大宋依旧代表着中原的王统正朔。在这个时代,正朔这东西有着巨大的号召力,数百年来河陇奉中原正朔已成了传统,就算是五代十国的时候都不例外,西夏很难获得的心理认同,在大宋这边反而不算一回事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s66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