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九百八十六章 廷争_钑龙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的既定方案,作为宋徽宗手下最得力的武将,郭仲荀晓得自己应该怎么做。

  兵部侍郎折可求跟着出面说道:“楚州久战无功,军心早已懈怠,非重整不能再度作战;况且杨志要求扩大京畿路,其实就是准备出兵曹州等地,逼得金军后撤,为编练五军争取时间。否则要杨志出兵,就需要另外安排职务,更加不好办。”

  折可求原来是应天府留守,结果被王渊、刘光烈仗着军队挟持,让康王的大军驻扎在自己的辖区,被刘光烈收去了募军和财政大权,谁知道金军一来,刘光烈等人竟然带着军队跑了,逼得折可求只能跟着逃走;好在宋徽宗清楚其中缘由,刘光烈等人都没有责罚,自然也没有怪罪折可求,过了两个月,重新起用为兵部侍郎。

  宋徽宗点点头,这件事只要从军事上确立能行,总好过要惩罚某个人立威;宋徽宗赵佶掉头问张浚:“爱卿什么看法?”

  张浚晓得自己站在风口浪尖上,徐州惨败,让朝中的文武都对自己产生了看法,郭仲荀和折可求都从军事角度封死了否认的可能,张浚想了想,无奈说道:“编练不失为一个办法,只是将士们出力到现在,希望朝廷能够妥善安置,以免造成军变;其次吴玠没有什么大的功劳,职位太低,臣另外推荐一人负责右护军,原荆湖提刑吕祉。”

  谁都知道张浚是想往里面掺砂子,但是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平平安安地收了康王兵权,宋徽宗就不斤斤计较了,当场下旨李纲为应天府留守、杨惟忠为都统制,康王各部编练为五军,张浚为侍御史,王渊为青、济、登宣抚使,刘光世为殿前司副都指挥使,刘光烈调回永兴军路,担任商州知州。

  李纲接到诏书以后,李纲决定张俊以楚州安抚使身份驻扎在泗州,其余各部全部调到应天府,王渊暂时驻扎在徐州,自己另外决定前往山东的策略;另调寿春知州康允之接管盐茶司,调兵部员外郎江端友负责在泗州屯田、朝请郎李棫在应天府屯田,漕运交给户部统一安排。

  赵构还是做了一部分安排,首先要王渊带走了三千老兵,和马扩、张遇的军队合并,单独建立一营;其次要求各部的人马在调整之前,尽可能把军队调到刘光烈一部,以便吕祉上任掌握。赵构晓得自己到了一个比较关键的时候,关中在定北军的打压之下,原先西军的将领对谢亮并不是很看重,在楚州剩下的两支军队就显得很重要,甚至让韦渊和谢克家安排真州、汴梁的钱庄为王渊单独筹集军饷。

  李纲、杨惟忠都是碍着面子,晓得强扭的瓜不甜,没有特地的去阻拦这件事,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;只是苗傅、刘正彦接到任命后,两人的想法立即与康王不同,晓得自己根基尚浅,大力扶持自己的心腹,两处的军官要想调离很容易,但是两人给吕祉的士兵都是被淘汰出来的老弱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s66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