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还在争议_钑龙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面前摆谱。

  不过王岱以为有些事情还是要提前说好:“杨帅放心,我废话不多说了,我知道这个案子很急,不过话我要说清楚,具体工作是我主持,不会变吧?”

  “当然不会。”在这一点上,杨志没有意见,前期花了这么大力气,做了这么多工作,要是不想等王岱前来主持,杨志何必多拖上几天;难道京兆府的其他官员被杨志命令后还敢敷衍,他杨志又岂是善男信女?赵季陵认识王岱,两人在汴梁曾有交集,端起酒壶说:“杨帅已经吩咐,相关的人只是配合你,一切还是以你为主!但你要清楚这个案子的背景,摆正自己的心态。”

  赵季陵给王岱点明了情况,然后给众人斟酒;以赵季陵的身份本来不需要做这些事,只是今天杨志连蔡庆都回避了,伙计们都在外面,赵季陵便主动担负起这个差事。王岱站起来,谢了赵季陵说:“杨帅,我在来的路上,听到了一个消息,说定北军有心变法,走王安石、蔡京的老路,长安就是我们的开始。”

  酒壶停在半空中,赵季陵断言道:“这就是关中士绅的杀手锏,想要把我们往变法的这个上面靠,就算是我们顶得住,郓王那边的压力要是太大,很可能会有变化。”

  杨志不以为然地说:“现在是多事之秋,只要老百姓过得好,谁会在意这些事情,放出这样风的人,只是想造成混乱,属于那种有事没事来上一家伙的人;不过他们说得也没错,我们有很多政策在外表看上去,确实与蔡京执政的时期很相似。王岱,你不过是一个掌管刑狱的,不要对这些东西感兴趣,不要受到影响。”

  王岱盯着杨志:“你应该知道蔡京祸国殃民。”

  王岱父亲与苏东坡是好友,对于变革一直持反对态度,但是在杨志眼里,王岱没有这么倔,王安石、蔡京都死了这么多年,怎么还在争议这些事。杨志心里琢磨着出了什么意外,淡淡地说:“可是北伐的时候宰相是王黼,靖康年间的几个宰相都是世人认为没问题的正人君子,施政方针完全与蔡京反着来。但是老百姓获得了什么?大宋获得了什么?如果不是我们在太原坚持,恐怕现在的整个河南都在金人的手里。”

  这是任何人都否认不了的事实,杨志先占据河套地区,然后率军南下,一路攻占河东、河内,逼得金军退出关中,才有了后来一系列的恶战,大宋靠着定北军收复卫州、曹州、开德府等地,才维持住以黄河对峙的局面。

  王岱也没打算在这方面争辩,而是问杨志:“你有把握比蔡京做得更好?”

  杨志笑道:“蔡京和王安石的失败,是因为他们要一口气在全国推行,所有的大地主都会反对,各地的官府却各自抱着不同的心思,蔡京他们改变不了吏治,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钻空子,出乱子才是正常的事情。我调你来,把相关的案子交给京兆府,就是不想出乱子,你放心,我有的是时间,并且不在乎失败。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s66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