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四十一章 南下淘金(求收藏,求推荐票)_我在1988望父成龙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故事开始发酵》。

  文章里介绍,那一年超过一百万人考察深镇,最繁忙时,当地曾经接待六十个考察团,甚至有许多当时官员考察深镇回去后,干脆辞职再闯深镇,他们说,深镇空气都是自由的,解放区的天是蓝蓝的天。

  为什么那些放着铁饭碗不要,一定要去深镇淘金?

  因为当年深镇真的能淘到金!

  就拿太太口服液创始人来说,揣着九万块钱买来的药方奔走在街头,后来太太口服液多辉煌不用多说了吧?

  再比如,深镇城郊的笔架山上,简陋的南方制药厂升级为三九集团,后来三九集团成为了国内五百强。

  就连李嘉诚都在那一年在深镇创立深镇长和实业公司,他还说,以后请人必须懂普通话。

  想到李嘉诚,季晟又回想到其说过的一句话,“当一个新生事物出现,只有百分之五的人知道时赶紧做,这就是机会,早做就是先机,当有百分之五十的人知道时,你做个消费者就行了,当超过百分之五十时,你看都不用去看!”

  九二年的深镇百分之五的人知道,所以很多人南下发了财。

  而八九的深镇呢?

  季晟敢说知道去那边淘金的人不会超过百分之一!

  去深镇淘金必定能赚钱。

  因为能够打信息差。

  “既然决定去深镇,那就要确定完投资项目。”季晟手指在床头柜上轻轻敲击,“电子产品是个不错的选择,这玩意刚刚在国内兴起,魔都这边需求量很大,做得好的话,一个月赚个万儿八千跟玩一样,赚个几十万也不是没可能。”

  如今这个年代不怕你有东西卖不出去,就比如季晟家那边有个八十年代靠着摆摊发财的富婆,每年回村的时候都会吹嘘当年她如何发家的,就摆个地摊卖化妆品,最高峰时一天能赚一千多块钱。

  哪怕现代社会一天能赚一千多也是好买卖,但那时是八十年代末啊,月工资都是六十多块,一天赚一千多什么概念?

  简直天文数字一样的存在!

  直到九三年下岗潮开始,地摊经济才渐渐变得难了。

  “行,那就去深镇弄点电子产品回来。”

  季晟下定决心了。

  只是要南下必须打身份证明,他如今身份证还没拿到,若是贸然南下被抓到,很有可能会被当成黑户抓起来送去劳教。

  于是,他不得不又去局子里打证明。

  ……

  局里。

  还没走进去呢,就看见张队长和小廖两人有说有笑从车棚走来。

  季晟连忙主动问好,“张队,廖同志,早上好。”

  “哟,是你啊。”小廖笑着回道:“央视记者还没来呢,你不用那么着急,人到了我会去通知你的。”

  张队长则是面无表情点点头。

  季晟解释道:“不是不是,我是想来打个身份证明。”

  “打身份证明?你要这玩意干嘛?”张队长不解地问道。

  季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s66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